未分類

【松之山溫泉】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住宿記|在日本三大藥湯中被治癒的旅程

你好!我是住在台灣的大學生,最喜歡透過旅行走遍日本各地,感受各地的生活、文化,以及人們溫柔的目光。

這次要介紹的旅館,是位於新潟縣十日町市松之山溫泉的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。

那是一趟為了暫時遠離忙碌日常、想要由心深處好好深呼吸的旅程。

坐落在山間小聚落的這間旅館,不僅僅是一個住宿的地方。

被鄉間的靜謐、溫泉的恩澤,以及旅館貼心的款待所包圍,在那裡度過的時光緩慢而充實。

查看旅館詳細資訊

【日本三大藥湯・松之山溫泉與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】

松之山溫泉被譽為日本三大藥湯之一,是擁有超過700年歷史的湯治之鄉。
與一般的火山性溫泉不同,這裡屬於一種罕見的「地壓型」泉質——古代的海水被封存在地層深處,經由地熱加熱後以高達98度的高溫自然湧出。
雖屬氯化物泉,但水質溫潤柔和,不易受寒,能從身體深處慢慢溫暖起來。由於含鹽量高,泡湯時會感受到身體微微漂浮的奇妙感覺。

在講述這片土地與旅館的故事時,不能不提到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的第四代主人──柳一成先生。
他說:「這個地區真的是豪雪地帶,過去人們常開玩笑說,‘竟然從那種大雪山裡來啊’,因此我們一直有很強的自卑感。但到了父親那一代,決定要‘把雪變成賣點’。融雪水孕育了米與酒,所以我們希望遠道而來的客人能品味到‘這片土地的味道’。」

柳先生說這番話時的眼神,洋溢著以雪國為傲的平靜自信。

【旅途放鬆的瞬間|全館可赤腳行走・全面無障礙設計】

 整棟館內皆為榻榻米鋪設,完全不需要拖鞋。
赤腳走在地上,腳底傳來一種像回到祖父母家般的懷舊與安心感。
第四代主人一家秉持著「就像昔日旅人脫下草鞋踏入旅館那樣,我們也想珍惜那放下旅途緊張的一刻」的心意,
特別將館內設計成無階差的空間,並以極自然的方式融入扶手與斜坡等無障礙設施,呈現出貼心的通用設計。
這裡並不刻意高調強調「無障礙」,而是讓所有人都能不自覺地感受到自在與溫柔的舒適。


柳先生本人也曾有過腰部受傷的經驗,他笑著說:「那時候能及早做這些設計,真是太好了。」
這份體貼彷彿滲入整個空氣之中,即使是像我這樣身體沒有不便的人,也能在這裡感受到被特別守護著的安心與溫柔。

【在半套房客室中度過悠閒時光】

這次我選擇的是稍微奢華一點的半套房客室。
寬敞的起居空間、可下廚的廚房、舒適的餐桌區,甚至還有專屬的客房露天風呂——老實說,只待在這個房間裡,就足以成就一場完整的旅程。


望著窗外隨風搖曳的綠意,我啜飲了一口當地出產的蘋果汁。清新的酸味與澄澈的甜味交織,口感爽朗透徹,不知不覺就一口氣喝完了。
冰箱裡備有氣泡飲與果汁等免費飲品,特別是蘋果汁與紅蘿蔔汁,保留了食材原本的自然甜味,讓人從身體深處感受到一股溫柔滲透的滋味。


接著品嚐的「しんこ餅」散發著淡淡的竹葉香氣,搭配柔和細膩的紅豆餡甜味,讓人心都跟著融化。
這間客房的舒適程度,讓人想長住好幾天。由於配有廚房,也能自行下廚,非常推薦給想以「生活在此」的方式慢遊停留的人。

【松之山的溫泉與大地的能量】

終於迎來最期待的溫泉時刻。
將身體浸入露天浴池時,泉水溫度偏高,熱度從體內緩緩散開,彷彿身體與泉水融為一體。那種感覺不僅僅是「被溫暖包圍」,更像是「回歸這片土地」的深層安心。
傳統的大浴場裡還備有攪湯棒,讓人彷彿走入《神隱少女》的奇幻世界,產生一種時光交錯的錯覺。

泡湯結束後,休息區還貼心地提供免費的溫泉蛋與冰棒,這樣細膩的小驚喜讓人忍不住露出微笑。
正是這些不張揚卻充滿溫度的款待,讓人由衷地想說:「我還想再回來。」

【融入「雪國記憶」與「發酵智慧」的料理】

夜幕降臨,館內點起柔和的燈光,晚餐時間也隨之展開。
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木盤上精緻排列的三道前菜——名為「溫故知新」的前菜組合,宛如將這片土地的「記憶」凝縮在小小的盤中。

蓬麩,是將艾草揉入生麩後炙烤,再搭配黃豆粉與炒高菜,散發著淡淡香氣的一道小品。
發酵豆腐則是以當地豆腐佐味噌熟成而成,可謂雪國的「起司」,與日本酒的搭配堪稱完美。
而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的名物──「湯治豚」,則以魚沼地區的優質品牌豬「妻有豬」為食材,利用溫泉熱慢慢烹調而成。這道料理不倚賴重口調味,而是凸顯食材本身的鮮甜與旨味,充分展現出里山的智慧與誠懇。

其中,低溫烹調的妻有豬肩里肌肉更讓人印象深刻——柔嫩多汁,入口即化,餘韻悠長。


脂肪部分柔軟得幾乎入口即化,帶著淡淡的甜味,更襯托出米飯與日本酒的風味。
另一方面,瘦肉則保有紮實的嚼勁,越嚼越能感受到層次豐富的肉香在口中蔓延。
這不僅是「一種食材、兩種美味」的享受,更透過脂與赤身的對比,創造出恰到好處的「間」,讓整體味覺更具深度與平衡。

在台灣,豬肉是再熟悉不過的食材,但透過溫泉熱與低溫調理這種「以溫柔火候喚醒食材」的方式,能將豬肉的個性發揮得如此極致,令我深受感動。

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料理最大的特色,在於所有菜餚都是「為了讓米飯與日本酒更美味」而設計的。
據說,這源自館主柳先生的一份信念——「想把這裡獨有、足以自豪的飲食文化傳遞給每一位來訪者」。

說到新潟,無論是稻米還是清酒,都是日本首屈一指的產地。
在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中,為了充分展現新潟大地的恩賜,特別將「米飯」從配角提升為主角。
這份晚餐的特別之處,在於不僅在最後作為收尾呈上,而是於整個餐程中多次登場,讓人能細細體會米香與料理的協奏。

整體菜單以當地蔬菜、山菜與發酵食品為核心,每一道都溫潤樸實,彷彿是在品嚐這片土地本身的味道。

【梯田米與米糠釜炊飯——「以米飯為主角」的梯田鍋】

讓我們更深入了解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對米飯的講究。
這裡所提供的,是栽種於十日町梯田中的「梯田米」,以松之山地區豐富的融雪水灌溉,生長於小而精緻的田地裡。

旅館使用傳統的「米糠釜(ぬか釜)」——以稻殼作為燃料炊煮米飯,這是古早時代沿用至今的炊飯方式。透過這樣的烹調,能將米飯煮得粒粒分明、香氣飽滿,呈現最完美的狀態。

更令人佩服的是,炊飯後所產生的灰還會回收灑回田裡,成為養分,改善土壤品質。這種從田到餐桌、再回歸土地的「循環式生活」,完美體現了與自然共生的理念,也讓我聯想到台灣農村文化中同樣強調的永續精神。

以米糠釜炊煮出的現煮梯田米,晶瑩飽滿、香氣撲鼻,入口瞬間,米飯原本的甜味與黏潤在口中緩緩散開。
其中最令我難以忘懷的,是那顆「米糠釜炊的鹽飯糰」。

在晚餐中段登場的這道料理,就像一道精緻的酒餚——鬆軟握成的白飯上,只輕輕撒上一點海藻鹽,簡單卻極其動人。
這米出自松之山名勝「美人林」附近的梯田,冬天覆蓋著三公尺厚的積雪,春天則由融雪化為清澈的水源,滋養田地。
在這樣的環境中孕育出的稻米,甜度高、香氣濃郁。
所謂「不過是鹽飯糰,卻又不只是鹽飯糰」,這份樸實之中蘊藏的,是食材、工夫與時間交織而成的真正奢華。


而最能將這款稻米魅力發揮到極致的,莫過於名為「梯田鍋」的創意料理。這道鍋物可說是「為了吃米而存在」的料理——以米為主角、湯為舞台,滿溢著自然的滋味。

將梯田米慢火熬煮至柔滑濃稠,釋放出米粒本身的甜味與旨味,成就了一碗名副其實「以米為主」的湯品。
鍋中加入當季在地蔬菜與新潟特產熟成肉「越乃紅」,再覆上一層象徵積雪的大根泥,畫面與味覺同樣令人驚艷。
最後再撒上香脆的鍋巴作為收尾,添上淡淡焦香與酥脆口感,層次更加豐富。

從整道料理中,可以深深感受到那份「不浪費任何一粒米」的心意——這不只是飲食,而是一種對土地與食物的敬意。

【承襲在地湯治文化的「湯治BAR」】

晚餐過後,我前往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正對面的「湯治BAR」,小酌一杯。
這間「湯治BAR」以「像住在溫泉街一樣地生活」為理念而設計,集觀光資訊中心、咖啡&酒吧、共用工作空間,以及可長期停留的住宿設施於一身。
這裡承載著松之山溫泉昔日「湯治文化」的記憶。

在過去的年代,當地農民在農閒季節會聚集於溫泉,泡湯療養、自己下廚、閒話家常。
如今,這樣的情景在「湯治BAR」中以現代的形式復活——成為當地居民與旅人能自然互動的交流場域。
由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直營經營,住宿客人可以穿著浴衣、泡完湯後直接過來,無需拘束。

這裡不僅供應酒類,還提供使用松之山間伐木(山毛櫸、橡木)薪火窯烤的比薩等輕食。
你可以靜靜地一人獨酌,也可以與當地人自然聊起天。那種氛圍,讓我想起台灣夜市裡的「緩慢交流」——沒有刻意的社交,卻充滿人情。
不知不覺間,我與當地人、旅館的客人自然地聊了起來,雖然只是過客,卻彷彿成了這座小鎮的一份子。

如果想在旅館晚餐前後享受一杯酒與片刻悠閒,「湯治BAR」絕對值得一訪。

景點名稱:湯治BAR(Touji Bar)
地址:〒942-1432 新潟縣十日町市湯本9-4
https://maps.app.goo.gl/sfSBtEWeubUEBdXG6
交通方式:從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步行約1分鐘,
從北越急行「まつだい站」開車約15分鐘。
電話號碼:090-2386-1824
營業時間:16:00〜23:00(最後點餐時間 22:30)
公休日:每週星期一、星期二

【在圖書沙龍中享受「一個人的時光」】

在入住期間,當我想讓心靜下來時,會走進館內的圖書沙龍──「ちとせ文庫(Chitose文庫)」。
這個空間原本是餐廳,如今被改造成一個可以閱讀與放鬆的角落。
書架上陳列著與旅遊、自然、文化相關的書籍,也展示著女將親手製作的布藝小物與古道具,氛圍溫馨而富有生活氣息。

更讓人感動的是,館藏中有一半的書籍,竟是由一位曾經的常客老奶奶所捐贈。
她每年都會帶著兩箱書入住,在這裡待上一週,一邊泡湯、一邊閱讀。
彷彿這些書本成了人與土地之間的橋樑,持續訴說著過去的記憶與情感。

在旅途中若能找到一個「讓自己獨處」的地方,總會讓人感到特別幸福。
正因為有了這個空間,這趟旅程變得更加舒適而充實。

【品嚐由融雪之水孕育的梯田恩惠之晨】

清晨時分,館內瀰漫著香氣四溢的米香,那是米糠釜炊飯完成的訊號。
在松之山,流傳著「身土不二——吃當地、食當季,才是對身體最好的」這樣的理念,而旅館也將這份信念融入了早餐之中。

熱騰騰的梯田米飯,搭配味噌湯、燉菜、納豆與山菜小碟。
其中的納豆與市售不同,顆粒飽滿、風味濃郁,對我來說是第一次品嚐到的類型,與現煮的梯田米更是絕妙契合。
雖然沒有華麗的擺盤,卻能真切感受到當日土地所孕育的滋味,溫柔地喚醒身心。

我固然也喜歡台灣街頭那種熱鬧的早餐——豆漿、蛋餅與人聲交織的早晨,但這份「靜謐的奢華」,正是旅途中才得以體會的豐盈與幸福。

【總結|松之山溫泉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】

總的來說,「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」正如館主柳先生所說的那句話——「希望成為彼此相思相愛的存在」,是一座能夠溫柔地連結旅人與土地的旅館。

無論是半套房帶來的極致舒適、赤腳行走的自在感、溫泉的療癒力、細膩周到的款待,還是以「米」為主角的料理哲學——
這一切,構成了只屬於這裡的「松之山風格」。

這間承襲里山文化、珍惜土地智慧的旅館,特別推薦給想從體驗中學習地方生活與文化的人。
離開時,你或許會不自覺地輕聲說出:「我一定會再回來的。」

景點名稱:松之山溫泉 鄙之宿ちとせ(Chitose)
地址:〒942-1432 新潟縣十日町市松之山湯本49-1

交通方式:
・電車:自北越急行「まつだい站」車程約15分鐘(可提供接駁服務/需事先預約)
・自駕:從鹽澤石打交流道出發約50分鐘可達
停車場:有(25台/免費)

離開旅館後,我希望能更深入感受十日町這片土地的魅力,於是踏上了探訪「大地藝術祭」的旅程。

【新潟・十日町】以電動腳踏車悠遊「里山藝術與自然」的一小時旅程

我本人很喜歡在美術館欣賞藝術、也喜歡觀看設計感強烈的建築,因此這次特地想造訪「大地藝術祭」。走在新潟縣十日町市的街上,會不時看見醒目的黃色指示牌——那是世界規模數一數二的國際藝術祭「大地の芸術祭 越後妻有アートトリエンナーレ」之作品設置點的標誌。這個把自然與人、藝術與生活緊密結合的藝術祭,自2000年首次舉辦至今,已走過四分之一世紀,深深扎根在在地,至今仍靜靜地延續著生命力。這次我在十日町租了一台運動型「里山e-腳踏車」(電動輔助腳踏車),沿途拜訪分散在各處的藝術作品。若把騎乘與觀光合計,此次路線約需兩小時。雖然此次僅欣賞到藝術祭極小的一部分,我卻已經萌生「還想再來看其他作品」的念頭。因為這裡的藝術並非一眼就能完全理解的類型,而是保留了讓人自己思考、自由想像的空白。

【大地藝術祭孕育的25年】


草間彌生「花咲ける妻有」Photo by Nakamura Osamu

回顧歷史——「大地藝術祭」可追溯至1994年由新潟縣知事提出的「新新潟里創計畫(ニューにいがた里創プラン)」。
為了替人口減少、高齡化加速的農村吹進新風,於2000年舉辦了第一屆。
起初,據說花了不少時間才獲得在地居民的理解,但透過不斷對話逐步推進;
此外,2004年中越地震時,藝術家與志工們也奔走協助災區清理。
藉由藝術培養出的信任,逐漸化作社區之間的羈絆。

查看里山藝術與自然詳細資訊查看星峠梯田詳細資訊

【融入田園的藝術】

在十日町市與津南町一帶,散落著各式各樣融入自然與生活的藝術作品——
有矗立於梯田之間的雕塑、以整棟空屋改造成的裝置藝術,
也有活用廢校舍空間所創作的作品。
這些藝術品如實映照出里山的風土、人們的生活與時光的流動。


藝術作品的位置以醒目的黃色招牌為標誌。由於這裡是豪雪地區,這些招牌在冬季會被拆除,待到春雪融化後才重新設置。
與嚴峻自然共存的這些藝術作品,早已不只是「供人欣賞的物件」,而是深深融入了當地的生活與風景之中。

查看星峠梯田詳細資訊

【「讓爺爺奶奶露出笑容」——蘊藏於大地藝術祭中的心意】


馬岩松/MAD建築事務所〈光之隧道(Tunnel of Light)〉

Photo by Osamu Nakamura

「大地藝術祭」的總監是藝術總監北川富朗先生。
一句「想讓爺爺奶奶露出笑容」,正濃縮了整個藝術祭的核心精神。

為什麼世界各地的藝術家願意來到遠離都市的這片里山,並持續創作新的作品?
那是因為,這場藝術祭並未將藝術視為「地方再生的工具」,
而是當作「重新連結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媒介」。

在這裡,當地居民與藝術家、志工與村民、遊客與地方生活,
各種不同的關係彼此交織,漸漸構築出一幅屬於「大地藝術祭」的日常風景。

文化觀光課的人說:「我們並非在重複同樣的事情,而是一次又一次嘗試新的挑戰,
回過神來,已經過了四分之一個世紀。」

這25年間,藝術祭始終持續追問著:「能觸動人心的藝術是什麼?」
而正是這份不斷面對提問、持續思考與實踐的姿態,
成為大地藝術祭最令人動容、也最具魅力的所在。

▷查看星峠梯田詳細資訊

【騎乘電動腳踏車前往里山】

出發地點是與十日町車站相連的「十日町市綜合觀光案內所 Tocco(とっこ)」。
在這裡可以租借附有電動輔助功能的運動型腳踏車。
即使是第一次騎乘,也不用擔心——工作人員會親切、仔細地說明使用方式。

我們強烈推薦使用電動腳踏車。
十日町地形多坡道,長時間踩踏會比想像中更耗費體力。
尤其在盛夏時節,烈日與濕熱的氣候會讓騎行變得相當辛苦,因此不太建議夏季前來騎乘。
若選在秋天或春天等氣候涼爽的季節,微風拂面,才能真正享受到舒適愜意的騎乘體驗。

景點名稱:十日町市綜合觀光案內所「Tocco(とっこ)」
地址:〒948-0082 新潟縣十日町市旭町251番地17 十日町站西口https://maps.app.goo.gl/srJcPaBafixT87ke6
交通方式:北越急行「十日町站」西口
電話號碼:025-757-3345
里山e-腳踏車租借期間:4月下旬至11月(降雪期間除外)

第一個目的地是「Asphalt Spot(瀝青之地)」。從十日町車站出發,大約15分鐘就能抵達。

地面上描繪的抽象圖樣,會因觀看角度不同而改變樣貌,是個相當奇妙的藝術作品。從遠處看去,甚至會產生「咦?地面鼓起來了嗎?」這樣讓人忍不住揉眼的錯覺。
「這是藝術作品?還是道路?」用與平常不同的視角來觀察事物,既有趣,也充滿刺激。


景點名稱:アスファルト・スポット(Asphalt Spot)
地址:〒948-0072 新潟縣十日町市寅3-358

https://maps.app.goo.gl/nmyyR8QFnYms1fp88
交通方式:從北越急行「十日町站」步行約30分鐘、自行車約15分鐘


【從河岸階地眺望的全景美景】

從「Asphalt Spot」沿著坡道前行約30分鐘,兩側延綿的稻田隨路展開。穿過那條小徑後,眼前的景色讓旅途的疲憊瞬間消散。
盛夏的稻浪在微風中輕輕搖曳,沙沙作響,節奏柔和而悅耳——這就是十日町的「日常」。
而對我們這些外來旅人而言,卻像是電影裡的一幕,宛如夢一般的「非日常」。

沿著道路筆直前行約五分鐘,右手邊會看到指示牌。
在附近停好腳踏車,沿著小徑往前走,視野便豁然開朗——層層疊疊的里山風景映入眼簾,立體而壯麗。

春天的新綠、夏天的濃翠與湛藍天空、秋天的紅葉與金黃稻穗、冬天的雪白原野——四季輪番登場,如同大自然的舞台劇。
它的魅力並不僅在於遼闊的視野,而在於能夠一眼望見段丘上錯落的聚落、閃耀的河川與層層稻田,彷彿整個生活風景都被納入眼底。
此刻,屬於這片土地的故事靜靜浮現。那份讓人忍不住深呼吸的開闊感,以及「我還想再來一次」的餘韻,讓人徹底遠離城市的喧囂,與自然融為一體。

景點名稱: 河岸段丘 景觀觀景點(Kagan Dankyu View Spot)
地址: 〒948-0131 新潟縣十日町市伊勢平治948
https://maps.app.goo.gl/3GcD44QC4VQEaQqs8
交通方式:自北越急行「十日町站」開車約15分鐘,騎乘腳踏車約30分鐘可達。

【在「光之館」中喚醒五感】

旅程的最後一站,是造訪詹姆斯・特瑞爾(James Turrell)的作品——「光之館」。


當中央的天花板緩緩打開時,天空便成了一幅被框起的「活的藝術品」。
凝視著顏色與光線逐漸變化的過程,彷彿連時間都慢了下來。
我開始留意起風的氣息、空氣的溫度與雲的流動,不自覺地深深吸了一口氣——那一刻,感覺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。

這裡其實也提供住宿,並有只有住宿者才能參加的特別體驗——「黎明之光」與「黃昏之光」兩個光影節目。
夜晚與清晨的光線表情截然不同,若時間允許,絕對值得兩者都體驗看看。
藝術家詹姆斯・特瑞爾(James Turrell)的靈感源自谷崎潤一郎的《陰翳禮讚》,整座建築就像一座「靜靜品味光與影的屋子」。

我們雖是當日來回,但臨走前從外面仰望那可開闔的屋頂時,終於明白「原來它是這樣運作的啊!」。
隨著季節與天氣變化,所見的天空與光景也會不同。
下次真想在這裡住上一晚,慢慢追逐那光線變化的瞬間。
在騎完腳踏車後帶著微微的疲憊來訪,更讓這份靜謐深深滲入身體之中。

景點名稱: 光之館(House of Light)
藝術家: 詹姆斯・特瑞爾(James Turrell/美國)
地址: 〒948-0122 新潟縣十日町市上野甲2891
電話號碼: 025-761-1090
交通方式:
・鐵道:自十日町站開車約20分鐘,騎乘腳踏車約60分鐘
・自駕:從關越自動車道六日町交流道約35分鐘,柏崎交流道約1小時

【總結|以里山e-腳踏車漫遊大地藝術祭景點】

這次體驗的「里山e-腳踏車」藝術巡禮,不僅是一種交通方式,更是一段用五感細細品味十日町的時光。
沿途出現的藝術作品、風中搖曳的稻浪聲、遠方層層梯田的景致,以及「光之館」中那份靜默——每一刻都深深刻在記憶裡,至今仍會在日常的某個瞬間浮現。

重點建議:

  • 夏季氣候炎熱、陽光強烈,建議於春季或秋季前來騎乘最為舒適。
  • 由於坡道眾多,電動腳踏車為必備
  • 「光之館」設有住宿者限定體驗節目,若有興趣,建議入住一晚親身感受。
  • 想以自己的步調細細體驗自然與藝術之間連結的人,請挑選合適的季節,慢慢造訪這片土地。

景點名稱: 里山e-腳踏車|藝術巡禮(光之館篇)
企劃單位: 一般社團法人 十日町市觀光協會
出發地點: 十日町市綜合觀光案內所「Tocco(とっこ)」
出發地點地址: 〒948-0082 新潟縣十日町市旭町251番地17 十日町站西口

出發地點的交通方式:
・鐵道:
從東京搭乘新幹線至越後湯澤站約70分鐘,
再由越後湯澤站轉乘北越急行「ほくほく線」至十日町站,約35分鐘。

・自駕:
以下為各地區前往十日町市的參考路線:

① 從東京出發【利用關越自動車道】
所需時間:約3小時40分
最近交流道:關越自動車道 六日町IC 或 鹽澤石打IC

  • 六日町IC → 國道253號(約30分鐘)
  • 鹽澤石打IC → 經國道17號與縣道大澤山隧道,接縣道76號(約40分鐘)
    *若為首次前往,建議從六日町IC下交流道最為便利。

② 從名古屋出發【經中央自動車道-長野自動車道-上信越自動車道】
所需時間:約5小時30分~7小時
最近交流道:上信越自動車道 豐田飯山IC

  • 豐田飯山IC → 國道117號(約1小時30分~2小時)

③ 從大阪出發【經名神高速道-北陸自動車道】
所需時間:約7〜8小時
最近交流道:北陸自動車道 上越IC

  • 上越IC → 國道253號(約1小時30分)

營業時間: 9:00〜17:00
里山e-腳踏車租借期間: 4月下旬至11月(降雪期間除外)
租借費用: 4小時 2,000日圓/1日 3,000日圓(含稅)
停車資訊: 十日町車站設有免費停車場

撰文:Larisa Kawakami
翻譯:Ryokanbook 編輯部

想更了解十日町的請點這裡

查看十日町的旅館